舊郵政總局大樓座落於香港島畢打街與德輔道交界,即現在環球大廈的所在地。大樓於一九一一年建成,一九七六年清拆,期間大樓一直是香港郵政署的總部,與各地郵政機關緊密聯繫,服務市民六十五載。舊郵政總局大樓清拆至今已近四十年,但昔日大樓的風采仍然留在市民的記憶之中。
香港首間郵政局於一八四一年設立,座落於聖約翰座堂現址附近,其後於一八四六年遷往皇后大道與畢打街交界的前總登記官署大樓。十九世紀末,郵政局急需擴展和重整,當局於是建議將郵政局及其他政府辦事處集中在同一幢大樓,方便處理政府日常事務。畢打街和德輔道交界鄰近卜公碼頭,四周有主要幹道環繞,方便市民之餘,亦有利發展郵政業務。因此,當局於一九○二年決定在該處興建新的郵政總局。經過八年的策劃和建造,郵政總局大樓於一九一一年六月十九日正式啓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香港處於日治時期,郵政總局大樓繼續提供郵政服務。香港重光後,社會對郵政服務的需求日增;儘管其他政府辦公室已陸續遷離,總局大樓仍不敷應用。
一九六○年,當局就在中環填海區興建新郵政總局的建議作出討論,最終於一九六九年七月決定在天星碼頭和卜公碼頭之間的新填海土地興建今日的郵政總局,並於一九七四年九月落實在舊郵政總局原址興建地下鐵路。新郵政總局大樓於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一日啓用;為配合地鐵的興建,三個月後,舊郵政總局大樓拆卸,僅保留少量構件及建築裝飾。舊郵政總局大樓僅留下極少建築構件和裝飾,其中四支石柱現存放於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大堂內一道牆壁上的實木拱牌則遷至今日郵政總局的一樓大堂掛放。
舊郵政總局大樓設計時正值維多利亞時期,當時第十二任港督卜力爵士認為此大樓是重要的公共建設,應以高規格的建築物料興建,建築師遂選取了花崗石這種當時屬於較昂貴的物料來建造大樓的主要立面。至於其他牆身則採用了廣東紅磚,表面再以廈門磚築砌。大樓外牆的結構彩繪—以紅磚及花崗石本身的顏色在立面上砌成間條圖案,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這正是維多利亞歌德式全盛時期所流行的裝飾手法。
大樓亦採用了英國文藝復興式的設計風格,該風格常見於英國較宏偉的建築物中,以豐富的裝飾彰顯其壯麗堂皇的氣派。其特色包括對稱的立面設計、採用分段橫向石料設計的地下柱身、拱頂上稍為誇大的楔形拱石、遊廊間的圓拱廊、角樓及屋頂上的多個山牆等。
舊郵政總局大樓樓高四層,設有地庫。地庫只有一半陷入地底,高於地面的一半牆身裝置了窗戶作通風之用。地下樓層則高於地面,乃郵局大堂所在;一樓正中央有一偌大的中庭,中庭設有玻璃窗有助光線透入室內。面向三條主要街道的上層為不同政府部門的辦公室,而面向後巷的部分則用作洗手間及雜役的宿舍。大樓的主要公眾入口位於畢打街,可通往郵局大堂,其上方的三角楣飾有一個卷邊橢圓裝飾,上面刻有‘G•P’,是郵政總局的英文縮寫。三角楣飾下方則刻有‘HONGKONG GENERAL POST OFFICE A•D• 1911’[香港郵政總局公元1911年]。
曾經是港島海濱的矚目地標之一的舊郵政總局大樓見證香港的急速發展與進步。雖然政府早於一九六九年為郵政總局覓得土地興建新大樓,但舊郵政總局大樓及其所在地的日後用途一直未明,及至一九七四年香港地下鐵路公司購得此土地。大樓於一九七六年拆卸,騰出的土地建成新式的商業大廈,地下空間則用作興建港鐵中環站。
現時位於中環康樂廣場的郵政總局,自一九七六年啓用以來,一直承傳舊郵政總局大樓服務香港社會和市民大眾的使命,透過郵政渠道維持香港與世界各地的緊密連繫,並延續「傳心意 遞商機」的服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