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长图片

在我就任香港邮政署长的这一年来,经历了各种挑战和考验。电子通讯技术日益进步,社交媒体软件愈趋流行,确实影响到全球邮政机关的经营前景。不过,尽管电子通讯取代传统信件的威胁逼在眉睫,但互联网的渗透率持续提高,同时形成了一套消费习惯和社会行为,创造出新的商机。

在这背景下,本地邮件量减少7.7%,但因国际邮件量出现相若幅度增长而部分抵销,故全年邮件量较2008/09年度整体下跌5.6%。全年收入为港币47.52亿元,上升4.3%;盈利达港币2.34亿元,固定资产平均淨值回报率为6.6%。此运作业绩凸显了两个基本问题:一、邮件量逐渐被蚕蚀,而我们仍须履行义务,提供稳妥可靠、价格相宜的邮政服务,致令本地邮件业务盈利倒退,实在急需正视;二、国际邮件业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空运费用和终端费,故严控其成本结构至为重要。

香港邮政作为早于1841年成立的公营机构,承传优良的服务文化和企业形象,赢得了市民的信赖,并得以跨过无数逆境。此外,香港邮政实力雄厚,能恪守严格的派递标准,为全港约290万个用户服务。我们必须善用这些优势,以应对本地邮件量放缓的情况。经过不断努力,多个业务范畴已初见成果,包括小型消费品和电子产品订单配送服务,以及为企业客户提供收取邮件和分店间文件互换服务。来年,我们将集中研究整合无远弗届的派递平台和复盖127个门市点的庞大网络,以产生协同效益。

香港不但地理位置优越,更是全球效率最高的航空货运枢纽之一,因此已成为电子商贸活动的汇流点。为积极利用此发展形势,我们将提升分拣和处理邮件的基础设施,以应付出口航空邮件量高峰期的需求;我们会与主要邮政机关加强合作,为顾客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当然,我们更应密切留意空运情况,以确保取得足够的空运舱位;另亦会与有关各方促成双边协议,以处理终端费事宜。

面对动荡的经济环境,香港邮政必须同步开拓与邮政服务互补或附带的业务。鉴于各业界推动使用电子月结单,或会令更多公司外判编印和入封工序,我们主动与本地银行和保险业界洽商,提供方便营商的综合邮件服务。为培养年青一代对集邮的兴趣,我们将继续优化邮票与集邮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此外,我们亦会扩大“乐满邮”销售的产品种类,以增加此网上购物坊的吸引力。至于直销方面,我们会监察“不收取通函”标贴机制所带来的影响,并为中小企推出增值服务,利便使用“香港邮政通函邮寄服务”。

经过了去年的重重难关,我们对反复波动的市场情况和消费意欲更为敏锐。我谨此感谢部门管理团队的全力支援和坦诚交流,亦要感激前线同事克尽己职,竭尽所能,让香港邮政与时并进,开拓创新。最后,我还要多谢顾客和商业伙伴多年来的支持和策励。

署长签署

张云正
香港邮政署长
暨邮政署营运基金总经理

请按此下载署长的话 [PDF, 2页396KB]